新车倒档
全球大多数最大的汽车公司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出现大幅亏损。

新车倒档
审计和咨询公司安永对全球 16 家最大的汽车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季度分析。结果是:虽然德国汽车制造商出现了逆转——销售额下降了 6%,汽车销量下降了 9%,利润甚至下降了 50%,但其他制造国至少能够增加销售额:美国汽车公司的销售额总共增长了 8%,日本制造商增长了 1%。然而,大多数大公司的新车销量比一年前有所减少:总体而言,16家最大汽车公司的汽车销量下降了6%,其中Stellantis(负14%)、宝马(负13%)和通用汽车(负9%)的跌幅最大。然而,包括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福特在内的少数公司的汽车销量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德国汽车制造商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利润下滑,德国汽车制造商整体利润率几乎减半,从9.1%降至4.9%。日本制造商的利润率仅下降了2.3个百分点,而美国制造商的利润率甚至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盈利最多的汽车公司是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占 12.7%,领先于起亚 (10.9%) 和特斯拉 (10.8%)。梅赛德斯-奔驰以 7.3% 的利润率排名第七,宝马以 5.2% 的利润率排名第九,大众以 3.6% 的利润率排名第十二。在接受分析的公司中,有三家公司第三季度的利润率有所提高,而其他公司则报告盈利能力下降。安永先进制造与移动业务主管 Axel Preiss 表示:“汽车行业(尤其是德国)的衰退当然也影响到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汽车行业拥有众多供应商。” “新冠疫情过后的高利润率掩盖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变得显而易见:中国正在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但德国汽车行业成本高昂,设备过于笨重。对此需要快速解决方案。”
在普莱斯看来,欧洲汽车公司别无选择,只能积极降低成本,同时大力提高技术竞争力:“高投资要求下的利润下降——例如在软件和电池技术领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车企优化内部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普莱斯表示:“大幅削减管理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必须在有助于企业强调品牌核心和价值主张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去年第三季度,尽管销售和利润发展不佳,德国汽车公司并没有吝惜未来的投资:三家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2%,达到83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所有接受调查的汽车公司第三季度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亏损,但特斯拉除外: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销量增长了 30%。总体而言,企业对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18%,德国企业下降了17%,日本企业下降了21%,韩国企业下降了32%。中国向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变,以及众多拥有大量资本、积极进军市场的本土企业的出现,正日益成为西方汽车公司面临的问题。 Preiss:“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是价格竞争。目前老牌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收获。但是,由于市场规模巨大,退出中国并不是一个选择,而且中国现在是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先市场:在那里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至关重要。”第三季度,德国汽车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售了近三分之一的新车(32.6%)。 2023年全年,中国占总销售额的份额略高,达到34.3%。自2020年以来,德国制造商近40%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这一销售市场的重要性稳步下降。